|
体育场馆扩声标准与具体措施 |
|
发布时间:2012-12-25 来源:硅pu厂家 点击次数:1809 |
国家建设部颁发JGJ/T131—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和JGJ/3J—0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两个文件,其中关于建声设计的指标及要求有以下几点: (1)体育馆建筑声学条件应以保证语言清晰为主; (2)不得产生明显的声聚焦、回声、颤动回声等音质缺陷; (3)中小型体育馆混响时间在500~1000Hz范围内宜设置:1.3—1.5s; (4)大厅上空应设置吸声材料或吸声构造; (5)大厅四周的玻璃窗应设有吸收效果的窗帘; (6)大面积墙面应做吸收处理; (7)比赛场地周围的矮墙、看台栏板宜设置吸声构造,或控制倾斜角度和造型。 体育馆常见的声学缺陷 近年体育馆的建筑造型和结构大量采用暴露网架、不设吊顶甚至采用透光的屋顶材料,并流行弧形拱顶、圆形墙体和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等形式,这都极易造成较严重的声学缺陷。CEO娱乐城而且建筑声学的设计项目往往是在建筑土建设计、装饰设计甚至施工的后期才介入,由于基本的建筑造型方面已难以改变,办法是从声学装修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这大大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 常见声学缺陷如下: 1、声聚焦 声音在遇到凹的墙面或天花棚顶时将会产生声聚焦,使某些点或区域的声压级远远大于其他位置,导致声场分布极不均匀,出现“声染色”和“声反馈啸叫”等音质缺陷。体育馆的弧形拱顶和圆形墙体,是典型的容易产生声聚焦的结构。 2、颤动回声 在室内的一对平行墙之间,一个声音在两墙壁间来回反射产生多个重复的声音,成为颤动回声。这在体育馆的大面积墙面以及比赛场地周围的矮墙和看台栏板等处最易产生。 3、混响时间偏长 和一般剧场、音乐厅、会议厅等厅堂相比,体育馆能做吸声处理的表面积比较少,所以混响时间普遍偏长。 解决体育馆声学缺陷的可行措施 体育馆存在的声学缺陷通常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混响时间过长,二是存在较严重的声聚焦和颤动回声。解决个问题的难度不算很大,只需在场馆内增加适量的吸声材料(充分利用墙面和顶部),即可把混响时间缩短下来,其中的技术难点是设计计算的性和施工工艺的严谨性。 解决体育馆声学缺陷的较大难点在于如何由于弧形拱顶和圆形墙体所引起的严重声聚焦和颤动回声,而又不导致改变该馆原建筑设计和装饰设计所定下来的整体造型、外观、采光功能和建筑风格,这才是建声设计中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关键。 对上述问题常见的解决措施有以下几种: (1)在棚顶安装大面积的平面吸声天花板。这种方法大量用于剧场、礼堂和屋顶为平面形的体育馆,效果很好。但如果用于弧形拱顶或采用透光屋顶的体育馆,这种方式会完全破坏了原来的风格和采光功能,不可取。 (2)在拱形网架下面吊挂大面积的吸声体。这种方法曾用于北京市城北体育馆和广州中山纪念堂,效果良好。但用于弧形拱顶或采用透光屋顶材料的体育馆,同样影响观感,同时还影响原来已设计或安装好的照明灯具位置需要改变,不可取。 (3)顺着拱顶网架安装条形吸声体(吸声条),这方法曾用于九运会主会场——广州体育馆,采用德国专利的吸声条,用量很大,价格昂贵,但效果未达到十分理想。 (4)向拱顶喷涂吸声浆体(植物纤维素)。这方法曾用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舞台后墙和侧台墙面,效果尚可,适合于大面积且要求的混响设计。 (5)近年较常见的做法是采用事先经过测试的空间吸声体(预制件),顺着网架的形状吊顶于棚顶,可以达到比较良好且较的吸声效果。类似方法曾用于广东中山古镇体育馆、肇庆学院体育馆等场馆,效果良好。这个方案不会过分影响建筑风格,如果对空间吸声体的造型和色彩适当组合搭配,还会有一定的美化效果。 现代体育建筑的时代特征给音质设计提出的新课题: 音质设计主要是服从和适应建筑师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格局,声学工程师由过去的顾问型变成配合挑战应对型。 体育建筑空间愈来愈大,能布置吸声材料的地方愈来愈少,因此,选择材料首先强吸声材料、强吸声结构。http://180.178.35.172 体育场有混响、没有混响时间,过去局部有顶,现在观众席上空全部有天蓬,过去观众席后面透空,现在被若干会议室、接待室、贵宾室所排满,变成全封闭的围护结构。 |
|
|
|
|
|
|
|